您所在的位置:电动车网 > 导购首页 > 品牌动态 > 正文

汇聚精英智慧 助推转型发展

中国电动车网    2014/10/21  浏览1978次   文字选择:

天能集团是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绿色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146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之一。2009年9月正式成立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何祚庥院士为名誉院长、陈洪渊院士为站长兼首席科学家;2011年7月被认定为湖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2012年8月被认定为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多年来,天能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快科技创新,构建人才队伍,实现了转型发展、持续发展,引领行业向着低碳、环保、生态的方向疾步前行。

 

 

一、提供科学咨询,做好决策参谋

 

天能集团的主导产品是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由于产品质量好,适销对路,2000年后以每年均以100%的高速增长,但2007年之前天能正在募集资金准备上市,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禁止电动车上路管理条例,使天能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想投资扩产,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担心政策突变,造成投资风险,天能发展只能处于徘徊阶段。

 

2004年,天能邀请了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作为高级顾问,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提供战略咨询。结合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环境,何院士认为电动自行车以电代油,晚上储电,白天使用,使用成本低又能解决老百姓出行问题,并建议大规模扩张,走向全国办厂,解决物流费用。天能当年引进两个投资基金准备上市,先后分别在安徽芜湖和江苏沭阳,投建了现代化的电池生产基地。

 

 

2007年,天能以中国动力第一股在香港上市,何祚庥被聘任为天能的独立董事,为今后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持续的指导和帮助。在何院士指导下,天能根据行业发展形势和状况,制定了企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被省经贸委收录作为全省146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十二五”规划上报省政府。

 

二、研发前瞻技术,引领产品升级

 

2006年,天能聘请严陆光院士,指导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电子控制系统研究,使此系统在电动自行车上得到广泛运用,为电池在电动车的大量运用和发展起到很大助推作用。同年,天能不断追求产品更新换代,聘请中国工程院著名纳米材料学家闻立时院士为技术顾问,主要对产品原材料运用的纳米技术进行改良,研制出的产品在性能上有很大提升,得到了客户进一步认可和支持。

 

2009年,天能聘请纳米科技领域专家陈洪渊院士带领团队,进一步研制纳米技术,促进产品开发升级换代,率先在行业内实施升级转型,成功开发新型无镉纳米硅胶动力电池,满足了低速电动汽车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在天能院士专家站的陈洪渊院士、高云芳教授、胡信国教授等行业精英的带领和指导下,天能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省级科技项目,先后开发18650型磷酸铁锂高功率离子电池、纳米材料改性铅酸蓄电池等6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创新国家专利300余项、省级新产品120余项,承担年产300万只长寿命环保型民用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电动工具用动力型镍氢电池产业化、民用AA高容量圆柱型镍氢电池产业化等6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动力型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等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省级重大专项3项,合计新产品产值约占销售额31.2%。

 

三、攻破技术难关,促进产业转型

 

当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废铅蓄电池有组织的回收率已经超过90%以上,而我国有组织的回收率不到30%。目前我国没有由蓄电池生产商或再生铅生产厂家建成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回收网络。我国铅酸蓄电池中铅的回收虽然已有初步技术,但废旧铅酸蓄电池的铅膏和废酸处理还是行业不易攻克的难题。天能作为行业龙头,利用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优势,投入重金与专家团队合作,采用二次脱硫等工艺,实现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的铅膏预脱硫,大大降低后续铅膏的熔炼温度和相应能耗,降低渣的含铅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铅膏中硫含量小于0.6%,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废电池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酸氢铵经过脱硫制造成肥料,实现废物有效再利用,提高产品价值,进一步提高废旧铅蓄电池在回收处理过程中的环保性。

 

废铅酸蓄电池及在铅冶炼、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铅渣灰是再生铅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危险废物。2009年,天能立即选派技术人员成立专项小组,跟随陈红雨等专家学习研究,在短短几个月内通过不断重复实验,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减渣剂技术。以前100公斤废铅渣只能冶炼出70公斤铅,废渣达30公斤,技术成果成功转化运用之后,100公斤废铅可冶炼出75-78公斤,大大提高了铅的回收率。天能集团冶炼废旧铅大约10万吨,回收7.75万吨,比原来多出0.25万吨,一吨废渣市场价6500元,一吨正品铅当时价为16500多元。此项目转化成功,除减渣剂成本,一年多创利润2000多万元,为铅回收冶炼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四、架起引智桥梁,转化科技成果

 

天能借助于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院士专家介绍,柔软引进其学生和熟悉的专业技术人才来公司工作,近年来共引进博士4名、硕士15名、本科40余名,充实了天能的技术队伍。天能先后聘请了陈洪渊院士、电池行业专家陈红雨、胡信国、王金良、舒东等20名行业知名专家担任高级技术顾问,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在企业内部成立研发课题,把外聘专家分别安排进相关科研组中指导研发,既产出了科技成果,又带出了一批自己的队伍。近两年,在院士专家的培养下,天能成功培养出高级工程师20名、工程师35名,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

 

天能发挥院士专家的纽带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已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新能源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加快科技创新速度,有效解决产品生产工艺改进的技术瓶颈,联合申报争取研发项目等,为天能跨越式发展源源不断输入动力,并始终保持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天能的行业龙头地位。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返回电动车新闻首页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